|
您當(dāng)前的位置 >>
主頁 >> 丁玲與她的方竹拐杖 |
丁玲與她的方竹拐杖
|
|
發(fā)布時間: 2006/11/19 19:10:22 閱覽: 2506次 來源:
桃花源旅游資訊網(wǎng) |
|
|
|
當(dāng)代文學(xué)巨匠、斯大林文學(xué)獎的獲得者之一丁玲,已經(jīng)離我們走了,但她的丈夫陳明卻把她生前用過的一根方竹拐杖,作為稀世寶貝珍藏著。 提起這根方竹拐杖,又喚起我們對丁玲的懷念。 1982年10月23日,闊別家鄉(xiāng)60余載的丁玲,在湖南省文聯(lián)主席、也是她近半個世以來的文友康濯,省文聯(lián)執(zhí)行主席任光椿等的陪同下,來到桃花源參觀。 他們穿過桃林,跨過窮林橋,越過菊圃,一路談笑風(fēng)生,不知不覺到了方竹亭跟前。這亭子八方八角,三門一窗,古色古香,因它周圍長了百余株方竹,故名方竹亭。 走進亭內(nèi),丁老凝視著那些十老的碑刻,用手撫著墻壁,感慨道:“老伙計,咱們分手60余載吶,你還是這么健朗啊,唉!”這一聲喟嘆,道出了江山不老人易老的真諦。 丁玲原名蔣冰之,她14歲進入桃源縣立第二女子師范學(xué)校后,每逢節(jié)假日,她和同學(xué)結(jié)伴來到桃花源,或踏青,或憑吊古跡,或探討人生,或抨擊封建制度......那時,她還是一位天真活潑的小姑娘,然而,當(dāng)她故地重游時,已是滿頭銀絲,歲月在她寬闊的臉上鐫刻下一道道痕跡。這流水的年華,怎不令作家感慨呢! 出得亭來,只見四周長滿了方竹。這竹最大也只不過拇指般粗細,你別看它只那么點大,據(jù)說幾千年了,有“八千歲”之美譽。更令人驚奇的是,根根四方楞正,有梭有角。桃花源的竹子為何是方的呢?莫非是桃花潭的水能使“圓”變“方”?還是真有菩薩顯靈不成? 在我胡思亂想之際,只見丁老躬下身去,用手在竹竿上摩挲著,良久才說:“竹子大都是圓的,唯有桃花源有這么幾根方竹,這真是老天爺?shù)慕茏。推而論之,人世間倒有不少相似之處。到了緊要關(guān)頭,圓滑世故的人多,有梭有角的敢說真話的人少!” “丁老一生坦白真誠,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寫真的,講真的,如同清輝之月。假如您不寫一篇《三八有感》,不寫一篇《在醫(yī)院中》,中國文壇不知要被您統(tǒng)治多少年呢!”著名作家任光椿的調(diào)侃,這方竹如同人生的一面鏡子,但愿更多的人到‘鏡子’面前來照照吧! “小楊,”康濯見丁玲如此鐘愛方竹,便對桃源縣文化局副局長楊志業(yè)說:“請你給丁老砍一根方竹做拐杖吧。” 當(dāng)丁老接過拐杖時,無不動情地說:“這是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給女兒的無價之寶啊!”說著,便將手中的那根羅漢拐杖扔進了桃花溪,任其順水飄去。 繼而,楊志業(yè)又要為康濯砍一根拐杖,康老連忙制止道:“只有丁老才配!”這話擲地有聲,沉甸甸的! 方竹屬竹中珍品,在全國只發(fā)現(xiàn)桃花源有方竹,也不過百余根而已,供游人觀賞,從不準砍來送人的。從國家的部長到省長,都未贈過方竹拐杖,在全中國唯有丁玲有這么一根方竹拐杖。 方竹是丁老品德和個性的寫照。人們崇拜她的作品,更推崇她的品德。不論是身處順境,還是身處逆境,她總是正氣凜凜,鐵骨錚錚,堅持真理,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不屈服任何威副利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了“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第一生命。”在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她用筆和國民黨進行戰(zhàn)斗,坐過國民黨的牢,到延安后,也因?qū)懥艘黄度擞懈小返碾s文,“炮彈打近了些”,“傷害了一些同志”,此后,日子就不大好過了。特別是1955年,她被打成“丁陳反黨集團”后,其間經(jīng)受了12年北大荒的風(fēng)雪嚴寒和5年的鐵窗生涯直到1979年才回到北京,在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漫長歲月里,她遭到的磨難最重,時間最長,創(chuàng)傷最深!氨秋w蛾撲火,非死不止!倍×岬囊簧,證實了瞿秋白這個輝煌慘烈的人生預(yù)言。 的確,好無愧于家鄉(xiāng)人民送給她的方竹拐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