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當前的位置 >>
主頁 >> 鳳凰苗族花鼓 |
鳳凰苗族花鼓
|
|
發(fā)布時間: 2007/1/15 11:59:27 閱覽: 2741次 來源:
張家界景點視頻 |
|
|
|
鳳凰的苗族花鼓源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什么叫花鼓?因無文字可考,據(jù)老年的花鼓師傅說,幼年他們跟上一輩人學鼓時,鼓上都貼有各種鮮艷的花瓣,擊鼓,不準擊落花瓣,這便要上乘的功夫。也許這就是花鼓的由來。 湘黔兩省的苗族都有花鼓,但鳳凰的苗花鼓卻獨樹一幟。它是一種慢鼓,鼓聲雄壯渾厚。據(jù)收集,鳳凰苗族花鼓的套路就有一百多種。 鳳凰苗家人十分喜愛自己的花鼓,因為它是苗家人憎愛分明的象征:清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以鳳凰為中心的苗家人為反抗?jié)M漢貪官污吏,發(fā)動了震驚清廷的歷史上大規(guī)模的“乾嘉苗民起義”。在斬殺貪官污吏的進軍途中,苗家人擂起了花鼓,使很多血性的苗家兒女面撲黃沙,流血疆場;當舊中國滅亡,共產(chǎn)黨領導的新中國成立,苗家人將沉寂多年的花鼓敲起,分得了土地;共和國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進苗山,苗家甩掉了貧困,他們的鼓點更加密集,歡迎著來苗山幫助建設的遠方客人。 鳳凰的苗族花鼓是集舞蹈與體育于一體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它的舞匯極其豐富,步伐手式極為嚴謹,大致可以分為生產(chǎn)型和生活型兩種。生產(chǎn)型又叫勞動型,它將勤勞的苗家人在生產(chǎn)勞動中的各種粗獷健美的姿態(tài)分類有致的組合融于舞蹈之中。如:耙田、插秧、打谷、挑擔……;生活型則是以生活為內(nèi)容的各種優(yōu)美細微情節(jié)納入舞蹈,告訴人們:這是洗臉、梳頭、照鏡子…… 鳳凰的苗族花鼓有四面鼓,可四人擊打。有兩面鼓,二人擊打。可群體舞,也可單個表演。如數(shù)面大鼓齊擂,則氣勢宏大,排山倒海,有如風吹林濤,大河咆哮。前些年湘黔兩省邊界就曾舉行過幾次大型的紀念“乾嘉苗民起義”活動,鳳凰苗族花鼓就以群體陣容出現(xiàn),贏得了來自全國各地文藝界專家學者們的青睞。鳳凰的苗族花鼓由此也曾多次在中央、省級電視臺的民族節(jié)目中露臉。 苗家人十分喜愛并看中自己的花鼓,除自娛自樂外,打花鼓還演變成了一種風俗,當作測試未婚女婿智商的一桿公平秤。苗家人文明,自古以來婚姻全憑女兒自主,很少包辦。當女兒將稱心戀人初次帶進家門,父母則會在家門前擺上一面花鼓,并鼓動滿寨子人都來觀看。這叫“攔門鼓”。若這位“女婿”打得花鼓、唱得苗歌、吹得木葉,父母便臉上有光、眉開眼笑,滿寨子人都幫著喜歡,這個女婿是合格的。若不然,這個女婿會被親戚朋友扭住耳朵,涂上滿臉的鍋煙灰,烏漆抹黑地像對待蠢獸一樣罩在一個雞籠里,上面還要頂著一臉盆水……這時定會有人發(fā)出嘰笑:好眼力呀! 直至現(xiàn)在,戀愛中的男女青年,他們不敢偷懶,工余之時,他們都在唱著苗歌,打著花鼓,代代相傳。
|
|
|
|